2002年,杜罗夫进入圣彼得堡大学语言学系攻读英语语言学和翻译学位★◆■★◆。在学习的同时,他做了一些非商业性的互联网项目,例如◆■★,大学文摘电子图书馆和大学生论坛等。VK社交平台就是在第二个项目的基础上诞生的■◆■★。在一位从美国归来的老友帮助下,杜罗夫毕业后立即开始实施该项目◆■★。他与哥哥尼古拉一起推出VK网站测试版,并于2006年10月正式注册该域名■★。
2024年8月初,俄罗斯企业家兼程序员帕维尔·杜罗夫在美国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全球富豪榜前500名中排名第279位。8月24日,他在法国成了阶下囚◆◆,还有可能在监狱里度过未来的20年。
杜罗夫一直有■■“俄罗斯网络的马克·扎克伯格”之称。在莫斯科,他保持着体制外叛逆者的形象◆◆★◆■★,拒绝将自己的形象与俄罗斯联系在一起★★★,致力培养全球视野和项目。
法国《世界报》网站8月25日报道称★■■■★★,1984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的杜罗夫虽然在意大利度过童年的一部分时光,但他代表的是圣彼得堡科技创业者的成功★★。
与此同时,早在2013年8月,帕维尔·杜罗夫就推出“电报”社交平台,截至当年11月◆◆■■★,用户数量就突破100万★■。该平台基于尼古拉·杜罗夫开发的MTProto加密技术◆★■★◆■。
自2014年起◆◆,他正式开始流亡生活,并在迪拜设立“电报”总部★■■,这也是他通常居住的地方。不过,早年间他也会定期返回圣彼得堡看望家人。然而■★,很少有人会在“帕沙”(他的昵称)的家乡遇到他,因为他与那里的很多人闹翻了。
起初■■◆■,只有学生可以在VK网站注册,而且只能通过邀请注册◆◆■,后来平台向所有人开放■■◆。一年后,该社交平台成为俄罗斯互联网领域第三大最受欢迎的网站,2008年用户数量超过2000万。
但这位企业家的朋友却寥寥无几,在他罕见的几次露面时都穿着一身黑衣。他经常重复说:★★“如果在一个国家,批评政府是非法的,◆■★★‘电报’不会参与这种审查。”然而■■◆,在法国启动的程序并不涉及对政府的批评,而是其他严重问题■■★■:传播儿童色情影像以及有组织的犯罪团伙使用其平台★◆■★★。(编译/赵可心◆★■★■◆、朱丽峰)
当地居民至今仍记得一个既奇特又不得体的插曲:2012年★◆■■■,帕维尔·杜罗夫从他办公室向窗外扔出很多折成纸飞机的5000卢布纸币(当时约合120欧元),看路人的反应作为消遣。
2014年4月22日,传出消息称,帕维尔·杜罗夫离开俄罗斯。自2017年以来,这位企业家一直居住在迪拜——“电报”的总部就设在那里◆■◆★。除俄罗斯国籍外★■★,杜罗夫还拥有阿联酋、法国以及圣基茨和尼维斯的国籍。
2024年,他在接受塔克·卡尔森采访时表示◆★,他从未想过要发财,主要目标是获得自由■◆★。这位企业家说,他的账户里有上百亿美元◆■◆★,但他从不挥霍◆■。
2010年代初,帕维尔·杜罗夫取得经济上的成功★■★◆,除此之外,他还成为“网络罗宾汉”,他将捍卫个人自由放在首位。2013年,他又和哥哥尼古拉一起创办即时通讯软件“电报”,旨在捍卫个人隐私权■★■,保证人们在信息不被读取的情况下自由交流。★◆★■■★“电报”秉持的自由主义理念胜过反叛色彩■◆,它在2018年拒绝向俄罗斯情报部门交出能够读取用户信息的代码。在法国,早在2015年11月13日巴黎袭击事件发生后,“电报”就上了被告席。据称,在袭击前通过该软件进行交流■★,而且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在法国以及同样成为目标的俄罗斯提出这类批评之后,虽然杜罗夫被指早就知道■■★“国”组织圣战分子在使用他的通讯服务,但他还是以开玩笑的口吻为自己辩护,提议“封杀文字”◆◆■■■◆。
他当时在个人主页上写道■★◆■◆★:“你掌控的东西,迟早会开始掌控你★◆■■。在过去几年里,我一直在积极处理财产,赠送和出售我拥有的一切——从家具、物品到房产和公司。在实现理想之前,我不得不处理掉我财产中最大的一部分——VK网站12%的股份。我很高兴不久前我实现了这一目标。”
帕维尔·杜罗夫解释了该服务的运行原则■◆:该项目过去不曾,将来也不会将用户个人隐私数据提供给第三方。
据《俄罗斯报》网站8月25日报道★■★◆★★,帕维尔·杜罗夫于1984年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本网注)★★◆。他在意大利都灵上小学一年级。回到俄罗斯后★★★◆◆,他先在一所普通小学就读,然后进入一所中学的实验班◆◆★★,在那里深入学习各种科目,包括四门外语。
2014年,他与俄罗斯当局就VK社交平台的命运展开一场博弈,因为当局认为该网站过于不服从管教★■◆■。该网站在俄罗斯及邻近国家拥有约1亿用户,克里姆林宫认为该社交平台在基辅的亲欧革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俄联邦安全局要求杜罗夫能够恢复那些利用该社交平台进行煽动的带头人的数据。帕维尔·杜罗夫回答说◆★:“不行。”
正是在这座聚集了大量初创企业创始人和研究人员的城市,他和他的哥哥于2006年创建了俄罗斯VK社交平台,这个社交平台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脸书,随后在俄罗斯和俄语世界大获成功。
最后,VK社交平台被克里姆林宫的朋友接管,换取了一大笔钱(估计在5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31岁的年轻老板被迫离开俄罗斯。他在离开前勇敢地坦白道:“我公开拒绝与当局合作。他们无法容忍我■■■■■★。”
“帕沙”虽然精力充沛◆◆★◆◆,却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充满复杂情绪的内向的人◆★■◆★■。他相貌英俊◆◆◆■■■,是俄罗斯年轻人的标杆,他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照片赤裸上半身,身材可以与演员或网红媲美。